新化月报:黑料吃瓜网曝一区二区-吃瓜网站黑料不打烊-一季度全国30强城市出炉:谁能更进一步?谁掉队了?
原创 凯风 国民经略
2025年是关键之年。
外有国际经贸斗争,内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再加上房地产大变局,城市竞争到了关键时刻。
谁能更进一步?谁掉队了?
01
这是2025年一季度主要城市GDP:

与去年同期相比,城市格局出现了哪些变化?
其一,10强城市保持不变,但广州重新逼近重庆,而杭州与武汉逐渐拉开差距。
广州与重庆的第四城之争是一场持久战,背后既有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较量,也不乏国际经贸冲突带来的冲击,悬而未决。
武汉与杭州差距有所拉大,主因是杭州数字经济和房地产更为发达,受益于“虚拟租金”等经济普查调整,在人工智能时代后劲更足。
需要强调的是,季度GDP采用“初核对初核”,即初步统计对比,名义增量存在一定失真。
之所以这样做,部分是因为终核数据暂未对外发布,部分是基于公平起见,统一基准才有对等比较。
其二,20强城市中,宁波反超天津,长沙季度GDP领先,西安反超南通,济南反超佛山。
宁波反超天津,进入GDP第10城的射程。不过,作为外贸10强大市,宁波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,未来存在不确定性。
西安反超南通,借助新能源汽车布局,加上强省会带来的支撑,西安去年GDP已大幅赶超南通,内循环时代,强省会优势会不断放大。
其三,30强城市是万亿竞逐战区间,温州、大连、徐州今年有望联袂晋级万亿俱乐部。
准万亿城市,几乎都是非省会城市,支柱产业截然不同。
温州的电气、鞋服,大连的石油化工,徐州的工程机械,各有特色。
当前,直辖市、副省级市、省会城市绝大多数都已晋级万亿俱乐部,未来将是普通地级市的比拼。
当然,一季度不等于全年,不同城市的生产节奏不同,季度GDP占比不一,全年经济竞逐仍然存在诸多悬念。
02
影响城市竞争的重要变量,当属新能源汽车产业。
作为唯一能与房地产匹敌的10万亿级大产业,新能源汽车的成败得失,决定了很多城市的制造业乃至经济总量。
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,以20万辆产能来计算,产值动辄数百亿元,如果新能源汽车产量上百万辆,则意味着上千亿的工业总产值。
因此,新能源汽车成了城市必争之产业,而龙头企业兴衰,也成了影响城市经济的关键变量。
今年一季度,北京、合肥GDP狂飙,重庆开始降速,广州有所回暖的背后,新能源汽车淘汰赛都是关键变量。
今年以来,国家统计局调整汽车产量统计方式,从“企业法人所在地”改为“生产地统计”,加上竞争日益白热化,导致区域格局出现变化。
安徽超过广东,首次晋级汽车制造第一大省;北京汽车产量罕见反超上海,湖南首次冲进前十,而老牌汽车重镇湖北、吉林跌出十名之外。

合肥,无疑是新能源大变局的最大受益者之一。
今年一季度合肥GDP同比增长6.6%,其中规上工业同比增长14%,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49%,贡献之大可见一斑。
北京,借助小米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绝地反击。
北京不是制造大市,但汽车是其最大支柱之一,今年一季度北京汽车制造业增长15.2%,带动工业强劲反弹,进而托底经济。
重庆与广州的第四城之争,更多也是汽车产业之争。
去年重庆汽车产业借助问界一飞冲天,今年同样受其影响。一季度汽车产业同比仅增长2.4%,相比去年全年26.7%的高增速,堪称大幅降速。
对于广州来说,汽车产业终于见底:尽管一季度全市汽车产业增仍旧下降6.4%,但是3月份增速终于转正,同比增长11.5%。
不只是这些城市,郑州、长沙、西安、常州等地市,同样受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。
这场淘汰赛仍未结束。
没有一家企业形成真正碾压优势,也没有一座城市能坐享产业红利,谁都有不进则退的风险。
03
影响城市竞争的最大短期因素,还是外贸。
万亿GDP城市多数都是外贸强市,非省会城市尤其如此,深圳、苏州、东莞、宁波、金华、厦门等都是如此。
即使中西部强省会,外贸多数都也都是重要支柱,成都、重庆、郑州也是如此。
今年一季度,考虑到抢出口因素和去年同期低基数,外贸强市普遍表现不错。

郑州以42%的增速领跑于各大城市,广州、东莞分别增长21.2%。17.3%,有力稳住了经济。
不过,衡量外贸走势,更重要的是看谁有应对“国际经贸斗争”的韧性,这取决于外贸依存度和对美外贸依赖度。
根据《全国最依赖外贸的城市在哪?》一文,我国外贸10强城市分别是: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苏州、宁波、东莞、广州、厦门、青岛、金华。

但从外贸依存度(外贸/GDP)来看,金华、深圳、东莞、厦门超过100%,苏州也高达98%。
与之对比,一些被认为外向度高企的城市,依赖度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
最典型的当属广州,对外依存度也仅有36.2%,与内陆的成都、郑州不相上下。
国际经贸斗争,终究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,对美出口占比的高低,无疑成了关键。
从对美依赖度来看,宁波、苏州是唯二超过20%的城市,其他外贸大市多数都在15%-17%左右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数字并未考虑经由第三国家和地区的转口贸易,如果加上这一部分,占比可能更大。
当然,超过100%的关税,已经形同贸易禁运,对于所有国家都没有好处,注定难以持续。
但是,无论短期如何变化,都不改博弈长期化的趋势,从经贸到产业再到科技,唯有自立自强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大国博弈如此,城市竞争也是如此。
原标题:《最新GDP!全国30强城市,又变了》